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郁金堂 第138节 (第1/6页)
“隋唐两朝,执宰相权柄而文武兼备者,唯李靖一人……我便不服,但凡早生十年,赶上圣人意气昂扬时,突厥不一定,但区区吐蕃,我必能荡平杀尽,斩草除根!” 武延秀幽幽道,“或是晚生十年,赶上太孙登基。” “太子正当盛年……”郭元振惊得直起了身子。 “可他一人庸懦疲沓,耽搁了多少才俊毕生的抱负。” 武延秀事不关己,语气淡得像一抹青烟。 郭元振重躺下,把眼撇着他垂下的床帐。 将将二十岁的青年,口口声声要立下不世军功,风风光光回京…… 这话他敢说,裘虎那几个不开眼的敢信,太孙反正闲棋一步,走了再看,可是在郭元振看来,却是镜花水月,近乎于痴人说梦。 四年前论钦陵来势汹汹,灭武周军十八万,以俘尸铸造京观,高与天齐,战后提出野狐河会谈,要求武周放弃安西四镇。 那时朝中众议纷纷,异口同声主张屈服。 狄仁杰指四镇屯军,长途运输粮草,负担太重,早该放弃,魏元忠、张柬之等也附议,就连唐休璟长期执掌安西都护府,也持此论。 至于郭元振提出的谈判方案,狄仁杰认为太过冒险,若非圣人一锤定音,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论钦陵所属的噶尔氏家族,正如杨家、韦家,世代与吐蕃宗室通婚,父子相继为相,后妃、大将层出不穷,若再取四镇,轻则功高盖主,重则自立为王,到那时,必然剑指武周,由边患而成逐鹿中原之战。 圣人正因为看穿了这一点,才力排众议,交由郭元振全权处置,终有论钦陵自杀,噶尔氏家族分崩离析的最佳结果。 名臣仰仗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