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7 (第3/4页)
子长大了都孝顺,村里老年遇到孩子不孝顺的多得很,又或者运气不好白发人送黑发人晚年孤苦。倘若国家真给养老,真是件美事儿。 不过羡慕羡慕也就过去了,姜国强盛已久,姜国百姓比其他国家的百姓归属心要强很多。 但是普通百姓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读书人就不同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对自己是哪国人并不是那么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师门,是能够寻到一个好君主效命,所以很多儒生都喜欢到处游历,增长见识的同时也为自己寻觅发挥才能的归宿。 姜国一直都很强大,自然是许多儒生的向往之地,但官职就那么多,如此来就僧多粥少,很多雄心壮志跑来的儒生都撞一鼻子灰,才志得不到抒发。 再加上士族喜欢任人唯亲,普通儒生没有门路很难出头的,姜国竞争激烈,自然就导致人才过剩的局面,所以民间隐藏了不少才华卓越的人。 这些人从民夫口中听到秦国竟然推翻了士族,重视提拔寒门百姓的消息,一个个表情震惊。 当初去秦国考察的各国使臣们因为私心,从而隐瞒了秦国推翻士族的消息,所以各国人包括大王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只有那些跑商的人清楚,但这些人也不会乱说话。 而此时知道了这个消息,身在姜国郁郁不得志的儒生在震惊过后,就心思活跃了起来。 再加上看到这些民夫从秦国带回来的诗集,里面描述的秦国江山壮丽,农田百姓耕耘安宁生活的景象,许多一心想有所作为的聪明人顿时拍板决定,收拾包袱踏上了投奔秦国之路。 繁荣、安定、上位者仁德,这就是儒生们投奔的最佳国度,尤其是没有背景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