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用狗粮的正确姿势[快穿]_分卷阅读3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9 (第2/4页)

好,他便对他们也多几分看重,苟梁看在眼里颇感好笑。他有这份心,楚阡能否平步青云根本不需要楚将军多费心。

    秋阳节后,为期三日的国试开始。

    这一次的策论题为西南宁州的治理,这片地方自两百多年前纳入王朝版图后,便跃居王朝穷山恶水之首。

    宁州乃西南烟瘴之地,百姓教训不化,时常动乱,又出产极少,常年靠朝廷补给。若非此地天生地养着名贵药材,替皇家蓄养着几种救命珍药,早就被王朝放弃了。

    但这无疑是历代皇帝的一块心病,于天纵而言也不例外。

    处理的办法不是没有,但因为官员调动或死伤的缘故对宁州的治理往往虎头蛇尾,见效甚微。

    如今朝局安定,风调雨顺,国库充盈,皇帝重新把目光放在了这块土地上。此番他以此题为科举选士的题目,意图也很明显——他想派新锐士子常驻宁州,已经是下定决心处理掉此地的积弊。

    科考士子在答题的时候,皇帝还问过了苟梁对此事的见解。

    便不用系统,以苟梁的阅历要治理这片地方,对策自是信手拈来,切中要害。

    看过苟梁的策论之后,皇帝再看别人的答卷总觉得差强人意,那寡淡的神情让原本对这一届举子颇为看好的主考官心里七上八下的。

    殿试时,皇帝点了赵初阳为状元,余下的榜眼和探花却是两个年过不惑的老进士,原本呼声最高的十六探花郎,稍次一等,充作第四名传胪。

    这一名之差,天差地别。

    鹿一鸣不知道皇帝“公报私仇”,只看着赵初阳带着两个老头子骑马游街的阵仗,气得连喝了三壶茶。

    今年终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