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魏秦之战! (第9/11页)
方在广阔的河套地区展开恶战。 虽然魏将廉驳自身屡战屡胜,但朔方守赵成岳与九原守冯颋、云中守公仲朋等几名魏将,却在与秦军的战争中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以至于战况一度僵持下来。 得知河套战事不利,桓王赵宣遣太原守乐成、阳邑侯韩徐二人率军支援廉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乐成是作为援军而来,但廉驳对这位曾经的副将,却没有什么好脸色,只是碍于彼此当前都在魏国为将,才勉强压下对乐成的敌意。 不得不说,虽然廉驳与乐成有隙,但不可否认的是,二人皆是出色的将领,哪怕不需要言语沟通,也能明白对方的战略意图,就像东线那边的乐弈与田耽,这使得秦军在河套地区的优势被大大削弱。 而此时在河西郡,秦将公孙起同时面对河西守司马安、河东守魏忌、桓王赵宣三方的魏军,短时间内亦难以破局。 至于三川郡这边,阳泉君赢镹则对上了魏国的安平侯赵郯。 此前,赵郯麾下的兵力并不多,但是自从前几年「雒阳内乱」那场闹剧过后,魏王赵润便明升暗降削了庞焕几人的军权,此后不顾朝廷士族的反对,将这支「镇反军」派往三川郡的西部,交予安平侯赵郯统率。 毕竟,安平侯赵郯亦是颇为擅长领兵的赵氏族人。 就这样,魏秦两国的战场暂时处于僵持,甚至于总得来说,反而是倾尽国力进攻魏国的秦国更占上风。 不过魏王赵润对此并不着急,毕竟此时他已收到了「越王少康投降」的消息,并且已经从‘东线’向‘西线’调兵,只要等东线的魏军赶到西线,相信定能力压秦国的军队。 魏昭武十一年七月,‘东线’的魏将沈彧,遵从天策府的命令,带兵赶赴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