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 (第3/4页)
部付之东流。 许久没有晕过的扶苏在时隔八年后终又被气晕过去。 第十八章、妥协,但不放弃 秦、赵恩怨由来已久,而赵国更是阻挡秦国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秦国多位君主因赵国不得不饮恨而终,未能亲手完成统一大业。 秦国上到从公卿大臣下至贩夫走卒无一人不把赵国恨得牙痒痒,一听谁是赵国人都会群涌而上一起打之。赵国也同样如此,他们一得知谁是秦人更是恨不得扒皮抽筋。 向秦国这样没有任何门槛招揽人才,甚至不限国籍的国家,却也唯有赵人不用的规定。两国相互敌视的程度超出想象,这种仇视渗进骨血,有我没你。 曾经为了一块和氏璧赵国名相蔺相如两次戏耍秦国国君,让秦国在诸国面前丢尽了面子。 秦国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为此多次发兵攻赵,连夺赵国多座城池。 赵国曾经位处诸国之首,更一度想把秦国灭掉,只可惜老天爷终归是宠爱秦国多一些。赵国同韩国一样,在秦国接连出现明君良臣时自己却接连出了多个昏庸无能之君,自己丢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公元前262,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了一场惨烈的生死决斗。战争最终以秦军获胜而结束,赵国却付出四十五万兵士被活活掩埋的惨重代价。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秦、赵两国的势力,更成为赵国一蹶不振的转折点。 随后秦国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留给赵国,紧接着又对赵国进行军事打击,这便是邯郸之战。这一仗赵国军民共赴国难,才使赵国都城邯郸得以保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