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3章 爱美人不爱江山5 (第1/4页)
秋祭在大夏国所在的大陆上非常的看重,到了日子,这片大陆上每一个人,上到天子,下到普通民众都会虔诚的准备祭祀。 而希夷想到,曾经到过的那个完成发展历史的文化国度,上下五千年的时光,让他们的国家--华夏积累绽放了无数灿烂的文明。 早在国家文明诞生之前,至少在神话中的神农氏时代,华夏先民就选择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道路,因此他们对四季的变化感受特别深刻。 古老的太阴历与四季相结合,每季第一个望日(农历十五)的重要性就超越了其他望日,后来与华夏人最普遍的信仰和中华传统信仰的基石——祖先崇拜相结合,成为在夏商周三代就很流行的四时祭祖仪式。 华夏国的先秦重要典章制度选集《礼记》的《王制》篇载:“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 这是说天子与诸侯在每一个季节都祭祀他们的祖先,不同季节的祭祀仪式有不同的名称。 东汉经学家郑玄后来对这一段文字进行了纠正,说:春礿祭、夏禘祭是夏代和商代的名称,周代就改为春祠祭与夏礿祭。这里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四时祭祖是早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就形成的重要祭祀仪式。 在夏商周时期举行四时祭祖仪式的不仅是天子、诸侯,普通民众也这么做。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对四时祭祖的原因、具体时间以及供奉的食物进行了详细记录。 他解释一年四次祭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