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第2/3页)
地的税银发回去,要求做出怎样一个赈灾成果,结果那些银子却连填饱灾民肚子都不够,那当地的巡抚连同总督都得被问责。 毕竟一个是负责地方官银锻造的,一个是负责押送税银进京的,谁知道银子在谁手上出了问题? 再加上各地官员派系不同,文武官的治下理念不同,为了安安生生不被人抓住把柄,地方官员也老实了不少,都不敢做出头的鸟。 黄五怕文序不清楚凉州官银四个字的含金量,便解释道:“不知道老板您有没有听过‘凉楼越古中怀林’这句话,这分别指大盛的几位知名富商:凉州楼家,越鲤府的古家,中州怀城的林家。” “不过其中居于头位的楼家又复杂些,楼家主支皆为读书人,据说连家里的下人都能吟两句诗,而旁支便是彻彻底底的商人,生意都做到其他国家去了,所以在当时陈氏的剥削下,楼家也没受太大的影响。” “而楼家主支嘛……老板您应该听过楼大家这个人吧?他身为前朝中期的进士,不做官反而去做夫子,一当就是一辈子,说句桃李满天下都是谦虚了。” “据说楼家主支每一代都这样,读书,科举,好像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学,然后就回去当夫子,他们教出的学生当官的有,做夫子的也有,所以当年南地洪涝的赈灾银一事,年过五旬的楼大家斥骂了一句陈氏,陈氏就想对楼家旁支的产业动手,这才有了各地学子响应皇上的起义一事。” “对了,据说皇上还是明家少爷时,也曾受过楼大家的教导。还有人猜明家少爷一介文人之所以起义成功,就是受了楼大家的指点。” 看到文序一脸思索的模样,黄五最后才说:“商人重信,就是因为楼家旁支生意做得极大,而每一任凉州官员又都是楼大家的学生,自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