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卷阅读3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6 (第4/4页)

人出门一般都会把来回路程用到的财务揣在身上,可以说每一个出远门的落单路人都是那些靠打家劫舍为生的山贼们眼中的“大肥羊”。

    不仅如此,在金子珍贵少有的现在,一般人用的都是铜钱,大量的铜钱分量可不轻,这无疑增加了出行人的负担。

    “也就是说,只要把钱存进银行里,手里拿着银行所开的凭证,就可以在任一一家银行内取钱喽?”等左相为众学子解惑后,不少学子都眼睛亮起来。

    身为贵族和学问人的他们,可以说是最清楚远行的苦恼了,以往他们都是结伴而行,人多了才一起上路,防的就是那些山间黑户们的打劫。

    如果银行真的有左相说的这么便利,以后他们就能走的更远,去见识大秦更多的风景。

    银行有人期待,有人抵触,只是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银行的出现就像大势一样不可阻挡。

    纸币虽然成功被制造了出来,并且储蓄量在龙卫内稳步增长着,赵燕歌却不并强迫天下人全都把铜板换成纸币使用。

    不管什么样的事情,总得循序渐进的给人留一点接受这个过程的时间,也只有这样,银行以后才能更加稳固。

    等以后人们意识到纸币的便利性,不用赵燕歌说,他们自己就会主动去兑换纸币来使用。

    正当赵燕歌手中忙着银行的事宜时,皇庄上的农家人过来禀报道,“陛下,皇庄内第一批种下去的棉花已经成熟了。”

    作为陌生农作物,农家并没有一股脑就把棉花全给种植下去,而是以月份为分界线,一月种植一批棉花下去,做好记录,以便找出那些棉花最好的种植时期。

    上一次皇庄农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