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卷阅读8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9 (第2/4页)

姓们的一个好去处。

    最大的缺点就是工厂太少,能容纳的人口有限。

    第二天,三公们和赵燕歌说起这件事,赵燕歌道,“先把第一个工厂做起来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可行,之后就由国家出资建设更多的工厂,包括不限于畜牧、纺织、粮食等行业。”

    三公们明白了,只要他们想,工厂的类型可以囊括各个行业。

    不过现在就只有一个机械工厂,他们一步一步慢慢的来吧。

    看过工厂,了解过后,三公们就把心思都放到了秋试的考题上,每天都要去龙卫转转,看看试题的印刷进度如何。

    试题在龙卫内直接印刷,绝无被泄露的可能性,而暂时借住在稷下学宫的学子们每日在房内温书写字,心中期待着秋试的到来。

    待暑气全消,咸阳城凭空多了一丝凉意,人们已经用不上大蒲扇的时候,咸阳城三年一度的秋试即将来临。

    科举棚处,已经汇聚了不少卖小吃和小摊位,就算那些学子不买,来看热闹的百姓们多多少少也会掏钱买一些,在这段期间他们往往都能小赚一笔。

    天还不亮众学子就从稷下学宫内鱼贯而出,还不待朝阳升起,他们就已经来到了考场外面等候。

    经历过严格的搜身和检查过后,众学子们只身着一片单衣带着自己的笔墨砚台进场,不同于以往,这一次科举棚内管饭,他们不用再带那些干巴巴的馒头和面饼进场。

    科举过的学子们都知道冷饭有多么让人难以下咽。

    看到完全崭新的科举棚,众学子们全都诧异的瞪大眼睛,只是在考场内不让人交头接耳,他们只能把话憋在肚子里面,埋头去找他们的考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