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2 (第3/4页)
先不说大秦百姓们现在用的平价海盐,珊瑚、珍珠、海贝等天然的珍宝和饰品,就说那海中数不尽的鱼就足够缓解大秦现在的缺粮之急。 “陛下,大量捕捉海鱼,该如何向内陆进行运输?都制成咸鱼么?”也就只有制成咸鱼才能拥有较长时间的食用期,要是不抹上盐,那些鱼rou还没等运到地方就馊了。 活鱼除外,只是旅途颠簸,要想鱼全活着,那是不可能的。 “可以把鱼制成罐头,密封包装带回来。”赵燕歌道,准备在沿海区域建造玻璃罐头工厂。 相比起玻璃来,铝罐头无疑更加适合运输,碰撞后也不易碎,但是谁让玻璃的原材料比铝更容易获得,也更廉价。 除了少数知道玻璃制造真相的人,谁能想象的出来那些精美的,宛若玉石水晶一般的玻璃、镜子、落地窗……一切源头的原材料是沙子。 就像陶器的原材料是土一样,同为随手可得的沙子同样能够在大秦造成流通和普及。 既然是玻璃工厂,那么能让罐头批量生产的器械是必不可少的,这点墨家和公输家的人就能办到。 玻璃在海边工厂就地生产,省去运输环节,之后只需要运回内陆来就行了。 不少鱼的体积都很大,罐头也准备了好几个款式,有巴掌大小的,也有坛子大小,上面是配套的玻璃盖子。 中途只要小心运输,一般问题不大。 不仅如此,陆地上道路颠簸,还可以走水路来保证运输。 南方的道路自然没有修建到百越族边上,和三公探讨了一下,赵燕歌把海味的运输路线改为了水路。 至于陆路路线,等把南方的路修好了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