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3章 杨纶建功 (第6/7页)
的把达奚长儒为首的残兵围得水泄不通,可是最后那一战愣是不敢打了;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几万突厥军竟然哭着跑掉了。这种玄幻的事,恐怕连玄幻作者也不敢写,然而这就是事实。 正是因为突厥人的玄幻cao作,于是达奚长儒得以脱困,但是达奚长儒却也身受五处创伤,其中被洞穿的伤口就有两处,他的兵士十之八九战死,其中就包括杨义臣的父亲尉迟崇。 杨坚因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收为堂孙,然而杨义臣虽被杨坚收为皇族子弟,后来的职官、虚职、文武散官也非常高,可他的爵位在先帝朝的仅仅只是承自父亲的秦兴县公。直到平定杨谅叛乱,因军功被杨广提为郡公。 杨广知道杨义臣智勇双全、忠心耿耿、老实忠厚,有心将他提为郡王,使这一脉成为真真正正的皇族。然而杨广正在改制,对爵位的晋升资质把关得异常严格,而以杨义臣现在的名望、功劳、影响力,还远远达不到当郡王的条件。所以杨集从大兴城出发之前,杨广和其他人一样让杨集给一些人开后门,而他所提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杨义臣,要求杨集这次无论如何都要给杨义臣一个立大功的机会,就算不够当郡王,也要够当国公。 杨义臣是杨集的老师兼侄子,他对于给他开后门一事,自然高举双手的支持;更何况杨义臣有的是能力,所需要的仅仅只是立功机会的而已,又不是要自己弄虚作假、虚报功劳,这又算什么开后门?又有什么好犹豫的? 至于杨集本人早就不在乎功劳和晋升了,而且此战只要灭了高句丽,哪怕他不争不抢、没有什么个人之功,最后也会升。若是立了大功,回去后还要通过搞事的方式把自己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