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古代国公和王爵封号含义(转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国公和王爵封号含义(转载) (第1/11页)

    《中国古代国公和王爵封号有什么含义?爵位封号和地位排序有关吗?》

    ————————转载

    中国古代封爵的制度早在商朝就有了。爵的意思本来是一种用于祭祀的礼器,各方诸侯要经过天子的同意才能使用它来祭祀。后来它演变成了分封的一种象征。每一个朝代的封爵制度都或多或少有点区别的,比如周朝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秦朝二十等爵,汉朝加上王爵,三国时曹魏改九等爵,之后南北朝各一套,然后隋朝基本有了一个稳定的制度,一直到元朝都变化不大。明朝进行了皇族和外人的分流,而清朝同样也分流,而且整合了一部分勋官的封号,

    同等爵位,理论上是平级的,但根据具体封号的不同,事实上也有贵贱之分。汉朝以后、隋朝之前的爵位封号,多为郡县名,具体尊卑和郡县的大小、人口、经济有关;而隋朝到明朝这一长段历史中的爵位封号,亲王和国公大多数是参考的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好坏和东周列国的大小有关;其余封号仍然是郡县名,其具体地位和郡县大小、经济有关。

    春秋战国的诸侯国,来源是周朝的五等爵位,但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时周朝有两套系统,除了公、侯、伯、子、男这套列国诸侯的爵位系统序列以外,还有公、卿、大夫、士这个官员的等级序列。春秋战国的那些诸侯国,它们的国君就是对应五等爵位中的某一等,比如:商朝王室的贵族被封到宋国,爵位是公爵,所以宋国是公爵国,宋国的君主是公爵;姜子牙他们家被封到齐国,爵位是侯爵,所以齐国是侯爵国,齐国的国君是侯爵;郑国他们家出身不好,但护驾有功,封为伯爵,所以郑国是伯爵国(《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