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府兵方面,犯了常识性错误 (第2/3页)
角一旦建议办军校,皇帝就大感兴奋激动等论调,与皇帝的档次半点关系都没有,实则是该书作者…… 。。。。。。 府兵战斗力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大业中前期,而不是唐朝。这可不是我捧隋黑唐,而是史学家们的论调。之所以如此:一、隋朝比唐朝人多,如果说隋朝是百里挑一,唐朝或许只是十里挑一,优胜劣汰的余地差距大,士兵的战斗力,自然就出现了。 二、府兵制和均田制息息相关,两者都正式形成于隋朝,大业中期之前,朝廷分田到户(均田)以后,还论军功赏土地,承诺的封赏基本上都到位;而世家门阀借隋末乱世之契机,兼并大量良田,剩下的良田,又先后被李渊、李世民赐给开国功臣、玄武门政变勋臣,这便导致均田制乱了,结果很多时候的承诺都失信于军,士兵的意志、忠诚也因此而大跌。 三、隋朝士兵刚刚分田到户(均田),兼并土地的现象尚未兴起,所以士兵家有余粮,体格普遍好;初唐虽然也在维持均田制,可买卖、强夺土地的风气已经盛行于世,很多失去田地的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这也影响到士兵的体魄、意志、忠诚。 四、府兵制在大业中前期处于即将完成定制的阶段,整体制度虽然不如唐朝成熟,但不成熟,却意味着灵活、cao作空间大。而唐朝虽然成熟了,但多如牛毛的框框套套,却导致军府的运作十分僵化,军府的运行和调兵手续,远比隋朝繁琐。 最典型的是府兵制成熟以后,唐朝既想用府兵、又怕十二卫将军带着治下军府造反,于是把各卫管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