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3章 先发制人 (第3/6页)
针而对之;若不然,他们势必在高句丽的三大犄角部署更多的兵力。 而他身为东路军主帅,要用主帅的眼光、全方位考虑此战,要是某个环节出现巨大的差错,全局极可能崩盘。所以他必须把战争控制在速战速决的范围之内,一旦战争悬而未决,给高句丽喘息之机,形势就会变得极其复杂,隋军很可能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 然速战速决同样是一步险棋,这也是杨集率军赶来城子山大营这个最关键对峙点的原因;在行军作战这个方面,杨集完全放心宇文述,但是宇文述急于回归朝堂野望,却容易让他失去自我,稍微不慎,就会把大好局面葬送。 如今的隋朝和高句丽之战已经朝着极为危险的方向发展,据檀允那个高jianian送来的消息称,渊子游的弟弟渊子澄已率七万大军从国内城北上、此时已经进入千山道中段,不日就会抵达安市城。 这个消息令杨集又是吃惊又是庆幸;他吃惊的是高句丽的坚决态度,毕竟辽东平原南部已然部署了三十五万大军,其兵力超过隋军两倍左右,然而高句丽竟然又将七万精兵调来北方,使总兵力高达四十二万,如果现加修城的民夫、当地青壮算上,高句丽可用之军,少说也有五十万。由此可见,高句丽不但不畏战,反而打算将东路军吃干抹净、夺取漠州和辽东大安县,之后再挟大胜之势与大隋合谈,亦或是趁势进军幽州。 让他感到庆幸的是杨纶的水师比渊子澄晚到两三天时间,要是撞个正着,非但夺不到盖牟城、安市城,还有全军覆没之险。但是他如果再不作为,杨纶仍旧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毕竟两军存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