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685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5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第2/5页)

故而还以为五月初一到了呢!

    萧颖摇了摇头:“五月初一还早着呢,也许是圣人有事相召吧!”

    杨集点了点头,也只能这么解释了。

    换上朝服,去到中/华殿开会,才知道雍州和并州北部又闹旱灾、又缺粮了。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周、齐、陈对峙到现在,气候就显得十分异常;以前如何,杨集不太清楚,但是在他长大这些年里,隋朝年年发生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是北方干旱寒冷、粮食减少,就是黄河、淮水、汉水泛滥成灾。总之就是没有一年正常过。

    隋朝这几年的经济,虽然因为丝绸之路开通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北方粮食储备却是显得有些不足了;而且大隋近来连连动武,朝廷又把大量粮食运去支援凉州,使雍州、并州、幽州等北方大州的粮食储备受到严重影响,分布在关中各地的知名官仓都存在空仓的现象。

    雍州和并州北部自去年年底便干旱无雨,使小麦等农作物尽皆干死在田地之中,到了今年初,百姓几近绝收。朝廷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已经不是考虑收税的问题了,而是如何解决受灾百姓的吃饭问题。

    而杨坚修广通渠,杨广修通济渠、永济渠、上接通济渠下接江南运河的邗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南粮能够迅速通过便捷安全的运河,源源不断的运抵灾情时有发生的北方,然后再用南粮、以官粮来平抑粮价,解决北方人的吃饭问题。

    当数量庞大的官粮的“强势”北上,把粮价死死的压在斗米二三钱的价格之内,对此,百姓们自然是尽欢颜了,但此举却严重触动了大粮商的利益。大粮商们虽然不敢明着与朝廷作对,却能在缺粮的时候囤积居奇、藏而不售,当官粮售空,他们再以高昂的价格卖粮。更可恶的是,他们不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