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13 (第3/4页)
已是黄昏晚造,然而林中二人却半点也为觉察的模样。 只见林中僧人自在安然,敛眉微笑的模样同佛堂之中的菩萨何其相像。 端坐卧石之上的僧人身上流露出的,是一种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的静谧优雅:“……度立于精神自在,重在心灵解脱,解脱便是度!” 解度完毕,超逸淡静的僧人像是想到了什么,目光慈爱欣悦。 “出家念经礼佛未必得到解脱,而获得解脱也并非只能出家寻求,若有佛心常自在,居家的大士会比未得佛心的沙弥更洒脱,更易度离苦海。” 所以,我们不但讲普度,还讲缘!讲佛心! 谢知非双手合十低头诵了声佛号:“出家是形式之一,解脱是唯一目的,孰重孰轻,已然明了。” 随后,谢知非行若无事的抛下一个重磅话题等向雨田来接:“向施主,你可知此时你已身在茫茫苦海之中,不得彼岸。” 至于谢知非为什么知道,那还得感谢燕飞。 如果不是燕飞成功飞升,向雨田也不会执著的寻求踏破虚空,这还没踏破虚空,可见向雨田还没有得道。 没有得道,就是没悟。 没悟,那便是身在苦海不自知! 谢知非给自己的逻辑打了一百分。 对面遭遇瓶颈的向雨田果然非常上道:“我这无边苦海,和尚你准备如何度。” 当然是不度。 谢知非自己的度来自于寇谦之的提点。 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度法,谢知非显然不知道如何点化向雨田,与其不靠谱的装逼还不如装逼的不靠谱:“佛使人自度,自度者方可他度,然他度终不过蜻蜓点水,欲脱苦海,终需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