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群英_205岳飞之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5岳飞之死 (第8/8页)

他连儿子都没有,要江山干嘛?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皇帝都和秦始皇、汉武帝一样。

    1137年,经过双方外交使臣反复磋商斡旋,金人同意韦氏和宋徽宗以及郑皇后的灵柩南归,可是因为金廷意见不同意,这一计划意外搁浅。赵构听到这个消息放声大哭,他声泪俱下地给金人再修国书:太后在金国不过是个普通的老人,可是对于朕来说,她却是唯一不能取代的娘亲啊。求求你们了。金人不予理会。落后就要挨打,声泪俱下有个毛用。

    几乎所有关于岳飞的故事都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假如不是jianian臣当道、岳飞冤死,本来宋军是可以收复中原的。这也是后人怀念、推崇岳飞的一个最重要的根本性假设。

    但事实往往很残酷,而且收复失地后是否能长期坚守。中原地势平坦开阔,最能发挥骑兵优势,而不利于步兵守卫。宋军几乎90%都是步兵,这在冷兵器时代与骑兵对垒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弱点之一。当时宋军约近20万人,而战斗力远不及岳家军,要靠这些军队彻底击败金军并坚守住收复的失地,其难度可想而知。

    即使是在严肃的历史着作中,岳飞的悲剧长期以来也被描绘成主战派和投降派之间两条路线的斗争,而忠jianian是毫不含湖的价值对立,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建立于一个假设上:抵抗到底,必定获胜。

    历史没有假设,只有曾经。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业绩不可磨灭。岳飞表达了被侵犯 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为汉民族的文明绵延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岳飞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