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388章 崇祯的困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8章 崇祯的困局 (第3/7页)

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个几个字,用于个人享受的金钱非常至少,完全能用节俭来形容。

    可为什么就是咱不下来钱,实现越来越富的目标呢?

    一方面是因为物价在上涨,货币的购买力出现贬值,导致开销每年都在增加,大大抵消了增长的部分。

    其次是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大批官员的俸禄,军费开支,皇室开销,地方救灾赈灾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鼓励海外开拓等等,每一块都要消耗资金,而且不能不给,否则就会出现一些乱子,带来破坏性的恶果和损失,将比省下的那点钱要多得多。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包袱太多太大太重了,足足2.5亿的人口,哪怕是有十分之一需要经常去管,那也有2500万人之多,在他们每人头上花个十块银元,朱由检就要破产了,又会陷入到入不敷出的赤字状态。

    如果能把这些包袱都甩掉,轻装上阵,只为自己享受而改革的话,朱由检早就过程极其安逸舒适的生活了,根本不可能才三十岁出头,就长出了不少的白头发。

    因为这是责任!

    是不能甩掉的义务!

    更是皇权的真正的代表,如果彻底失了这些民心,或许皇权也就走到头了,被百姓们抛弃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话虽是这么说。

    看看如今的许家庄,管理人口只有六千来万,但总的经济总量,达到了300亿银元级别,财政收入100亿,几乎是大明收入的五十倍,差距没有缩小,反而还在扩大,让朱由检多次感到绝望。

    许家庄这个变态根本比不了就算了,可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据说关宁军的年盈利,也从1亿银元左右,增加到了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