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_第157章 极限发挥(万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章 极限发挥(万字) (第2/19页)


    这就好比,爱迪生发明电灯是一样的,他在二千多次失败之中,找到了成功。

    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就是重复着这个过程,不断的试错,再试错!

    可问题来了,有些东西,对于一個穿越者来说,那就是一层窗户纸啊!

    你让齐磊回到爱迪生时代,他一句话就能把老爱同学经历的那些失败省略掉。

    只要告诉他一个后世的常识性知识:“可以试试惰性气体加钨丝!”

    同样的道理,在这个年代同样适用。

    而齐磊也是在海南那几天,和南老、拜伦等技术人员设计智能的初步架构的时候,才明白的这一点。

    起因是齐磊无意中的一句话,却是让拜伦的氮化镓研究起码节省了三到五年。

    齐磊当时说了句,“这玩意别的用处咱没开发出来,用它做充电头衬垫,应该没问题吧?”

    一句话就把拜伦弄不会了。

    因为,氮化镓这种新兴的高科技材料,别看被搬上科学杂志已经十几年了。

    可是,材料学的研究,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当一个新材料问世,那么接下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研究人员要做的就是,就是不停的用各种实验方法,把它的基础性能和应用性能全部找出来。

    然后再进行下一步,针对某种应用性能进行第二轮的试错,这就是大海里捞针。

    可是对齐磊来说,这仅仅只是通过日常的科普,就能得到的一点碎片化的信息。

    齐磊恰恰就知道,后世的快充充电头,都是用了氮化镓做为衬垫儿。(他甚至连衬垫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名词。)

    而恰恰就是这么一个信息,等于是让拜伦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