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搞基建_朕要搞基建 第8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朕要搞基建 第82节 (第5/6页)

不适合在百姓中普及,只能等以后机器发明出来再做。

    封赏了工部后,嘱咐他们莫要再研究这些小道了,赶快把浇灌的问题解决了,马上就要春耕了。

    今年虽然不算大旱,但雨水依旧不多,为了避免粮食减产,宋玉竹已经命工部在各地做水利灌溉的设备。

    现在百姓大部分使用的灌溉工具是桔槔,俗称吊杆,就是简单支个架子,中间是一根细杆,一端挂木桶,一端挂重物。

    这种灌溉工具效率低,如果地离着水源较远,就得一桶一桶拎过去,费时费力。

    宋玉竹让科研部改进了一下,将原本的普通水车加上蒸汽机系统。

    只要燃烧蒸汽机,就能带动水车转动,带出水源源不断的流出来,大大加快了灌溉的效率。

    工部负责将蒸汽机水车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

    *

    二月底会试结束,卷子四月份才批改完。

    这次之所以用了这么久的时间,一是参加科举的人数比以往多,二来皇上增加了数术和巧工两项考试多了许多人。

    能批阅这两种试卷的人太少,所以时间延长了许多。

    会试录取三百名贡士,前二十名的卷宗送给皇帝过目,由陛下亲自挑选钦点出第一名为会元。

    这些贡士后续还要参加殿试,殿试主要是皇上亲自面试这些学子,再点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则为同进士。

    甭管是什么进士,只要考中了,就相当于半只脚踏入了朝堂。

    哪怕是最差的同进士,依旧能补缺到各地任职县令、县丞等官职。

    县令相当于后世的县长,要知道这可是实打实的父母官,掌管着一地的人口、土地和税收。

    难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