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搞基建_朕要搞基建 第10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朕要搞基建 第103节 (第3/7页)

,笔芯用石墨和粘土烧制而成,外壳用木头包裹,最外面用细麻绳缠绕住。虽然样子简陋但价格便宜,非常适合在学校里推广,供给贫穷的百姓使用。

    宋玉竹赏赐了制作铅笔的匠人,命人开设铅笔厂,改良了铅笔的制作流程,利用蒸汽机器炮制模具,每日可产三千多根铅笔,每根只售卖两文钱,一经推广瞬间火遍了大江南北。

    不少小商贩看到了商机,纷纷进货去学校售卖,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一两文钱,轻松就能卖出去。

    要知道一支普通的毛笔都要卖三四十文钱,还不算墨和砚台,这也是过去寻常百姓不能读书的原因之一,实在是笔墨纸砚太贵了。

    有了笔自然也少不了纸,迁安商人史成文发明了一种用麻草和树皮制作的纸,起名为迁安史纸。

    这种纸虽然不如宣纸吸水、棉纸平滑,但价格便宜,一尺纸只卖三文钱,百姓们裁几尺回去就能给孩子缝制一个写字用的本子。

    新式的纸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机会,百姓们日子好过了,都舍得花十几文钱给孩子买一套学习用的工具。

    各地的学校也纷纷建立,上学已经成了大启孩子们的必不可少的事,谁家孩子要是没读几天书,都让人看不起。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小商品在不断发明和创造出来,大启朝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

    六月末,宋玉潼正式开蒙。每日辰时入宫开始读书,一直学到午时用完饭才离开。

    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学完了三字经,子弟规,熟读了四书五经和朱子家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