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7 (第1/4页)
稚气天真,时而沧桑沈稳,时而阳刚粗莽,时而清朗明澈的声音让人根本辨不出他的真实年龄。人们只知道他是最杰出的折嘎艺人,只知道能碰上他,能邀请到他,能聆听到他的一场说唱是得到了神佛眷顾般的莫大幸运。 此时此刻,在经历了一场惊悚的血腥恐吓後,如果能聆听观赏到昆绛桑波的说唱,那简直是一种极致的幸福。 ☆、(14鲜币)第七十七章 折嘎艺人昆绛桑波(二) 古代高原的折嘎艺人?! 已安心蜷跪在矮榻边的罗朱心里一动,不由升起几分好奇来。 折嘎,是藏区最古老的曲种之一,藏语意为“洁白或吉祥的果实”。演唱折嘎,也有送吉祥、传好运的意思。 民间流传,公元7世纪,人们开始建造王宫布达拉宫,却受到魔鬼作祟设障无法运送建筑材料。这时有一民工走出来似说似唱,手舞足蹈很是古怪。魔鬼感到奇怪著了迷,人们趁机运走了建筑材料。藏王松赞干布得知後称这种古怪的表演为“折嘎”。从此,就有了“折嘎”说唱。事实上在现代,各类文献资料均未找到有关折嘎的记载,很难确定它的形成年代,不过因它的表演形式和装饰与史前藏族苯教祭祀巫师表演相似,故很多人认为它源於苯教。 据说最早的折嘎艺人大都是一些流浪者,或是沿门乞讨的乞丐,社会地位很低。他们带著五色粮食、毡制羊皮面具、五色木棒、牛角琴、泥塑人五种道具走街串巷,用吉祥的祝词,风趣幽默的表演,求得施舍。每逢传统节日,城乡集市贸易盛会,或者喜庆欢乐的场合,往往都有折嘎艺人的演唱。他们走到哪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