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歌舞剧为什么消亡 (第3/6页)
太友好,觉得由一个电影编剧来从头开始编写“油脂之子”,是完全不负责任的选择。但是在得知罗纳德是“名扬四海”两首插曲的作词人以后,明显改变了态度。 “我在五十年代后期入行,从前辈那里知道一些经典歌舞电影的幕后故事。五十年代以前,好莱坞是大片场制度。 不管是编剧还是编舞,或者作词作曲,都被大片场雇佣,拿工资奖金。这样就可以大家每天在一起合作,共同编写歌舞片的剧本。 现在的好莱坞,各个工种都是自由职业者,大家都是一部电影换一批专业人士,在影片拍摄的不同时间段进组。 编剧和作词人,编舞和作曲人,根本没有长时间配合的默契,也不可能一起工作几个月搞定歌舞片的歌舞环节。 所以好莱坞大片场制度解体以后,对幕后创作人员合作程度要求最高的歌舞片,是最早消亡的片种之一。” 接过帕翠莎·伯奇递来的红茶,罗纳德道谢后喝了一口,“那当初油脂是怎么做到这么完美的呢?伯奇女士你还因此拿到了百老汇托尼奖的最佳编舞。” “因为我们是舞台剧”,帕翠莎·伯奇露出了怀念的神色,“你没有参与过舞台剧的制作吧,罗纳德?” “没有。” “舞台剧和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油脂’一开始也不是在百老汇演出的。我们在芝加哥演出了很多场,每场都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来调整戏剧结构不妥当,唱词不完美,等等缺陷。” “然后是纽约的外外百老汇,继续改进。然后进入了外百老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