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第210节 (第2/6页)
官2-4题的尺度,同时也衍生出一些评卷的规则,譬如出4题的考官,就更注重考察学识是否扎实全面,避免有童生试过后,少温习四书五经,恰好遇到两道熟悉的。 而只出两道题的考官,则是更注重学子才思敏捷,当一轮答卷阅完,若有水平相当者,则优先交卷的名次在前,这也是考生中流传出“快卷”作答技巧的原因之一。 别说只考两道本就少见,竟然还全都出自《大学》。 剑走偏锋,无惧世人言。 足以窥见主考官性格。 狄昭昭打起精神,研磨的工夫,脑海中就把这两题都粗粗的过了一遍。 第一道题目“知止”,源自《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指的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界限,知道何时何地应该停止,从而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进而有所得。 第二道题目“物格”,出自《大学》中“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作为第一条,说的是观察研究事物本质、原理和规律,从而获得知识。 出的题都不难,并非刁钻隐蔽的题目。 自然是要考察考生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写出足够出彩的文章。 狄昭昭看着这两道题,心有所感,无论是“知止”还是“物格”,他都有别样的体会。 前者,他早早立下鸿鹄志,亦要平衡科举之道,还有世俗名利环绕在周身干扰,每每想要让他沉沦在追求名的路上,去争好名次,去求好名声。 若非“知止”,若非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分寸和界限应该停在哪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