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_第二百四十六章 十一柱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十一柱石 (第5/6页)

足足达到了一半,至于那剩下的一半,刘俭觉得他们要么就是逃亡其他的青州黄巾麾下投军,要么早晚还会回来投降。

    这并不是刘俭为人有多么的自信,而是在他看来,他所施行的政策是最适合黄巾军的。

    自从在冀州开始屯田之后,刘俭利用了乱世之后所遗留的大片无主土地作为基础,再根据历史上北魏至唐朝时期的均田法中的一些细则为根本条例,稳定住了局势,使百姓有可耕种的土地,使官署有持续性收入,维持了冀州的正常运转。

    简单一点说就是因为战乱而导致荒芜的土地,经过重新洗牌之后,全部由政府进行掌管,政府成了最大的地主,用手中的土地租赁权来使社会重新安定。

    当然,历史已经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的田地依旧会被那些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用手段兼吞为私田,这种租庸调田的方式,只能够维持一时的稳定,但绝对不会长久。

    不过对于刘俭来说,短时间内这个方法是够用的,至少在乱世结束前的这十几年间,这个方法是绝对可以维持稳定并使农业生产力恢复的。

    而也正是他首先推行了这种方法,使得大量的流民涌往了河北。

    刘俭的名字在底层人群之中也被广为流传。

    而卢植在冀州北面也尊奉刘俭的命令,按照他教给的方法进行屯田。

    别说是青州黄巾,就是黑山军那边,也开始逐渐形成了人员流动的逆差。

    过去的几年里,一直都是在外面吃不上饭的流民和氓首,为了寻求生机而遁入太行山中,但是现在,随着整个刘俭大兴屯田,生产力的恢复和最底层百姓在耕种之后会得到粮食收成,遁入黑山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