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姜还是老的辣 (第2/5页)
推波助澜的人又是谁? 或者不应该说是“谁”,而是“谁们。” 刘俭敢肯定,这个谁们里面一定是有被党锢的士族群体。 但绝不会只有被党锢的士族群体。 土地在某种意义上,是控制流民数量的关键,有人把手稍稍一攥紧,海量的流民就会出现,而流民激增后,反叛的火种就等于在民间埋下了,在这个时候,只需有心的人稍稍与有在民间有影响力的人串联煽动一下,就会形成一股又一股的反叛势力。 张角只是恰到好处的在这个时间出现了而已,没有张角,早晚也会有李角,王角,朱角,胡角…… 同理就像是大泽乡一样,没有陈胜吴广,早晚也会出现其他的人,而当这個人出现的时候,就是六国贵胄的行动之机。 就眼下的时局而言,各地的流民激增,反叛骤起,朝廷改变了政策或者对待反叛当地大族的态度,这些战乱就会随着朝廷与各高层阶级的联合而被扑灭。 结果就是朝廷平定了祸乱,而协助朝廷平定祸乱的势力得到了政策倾斜的滋养,唯一被牺牲掉的,只有被利用而反叛的最底层百姓。 每一次平叛的结果,都必然是地方那些协助官军平叛的势力得利。 每一次平叛,直接参与战争的朝廷和叛乱的流民蛮族,都是输家。 其实仔细揣摩,就会发现,这种战争逻辑和后世的马歇尔计划前后,有着一些内在的类同,当然也不完全相同。 当然了,黄巾军这种大规模的叛乱,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还是因为牵扯着党锢,同时有些地方的阶级势力没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