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赵小叛逆 (第1/7页)
真定县的义军并没有屯扎在县城旁的军营,而是驻扎在临近太行山脉就近的乡里。 依照赵珺的说法,义军虽也是军,但毕竟不是正规的军队,军士大多为乡里之民,平日里除了自发性的组织对抗贼寇外,还要照顾家中父老妻儿,耕种生活,不能统一驻扎在县城旁的军营中,只能在乡里而居,随传随到。 特别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真定县根本没法提供给义军足够的粮饷,没有粮饷,别说顾忌家中父老妻儿了,义军士卒们自己的生活都成了问题,又如何齐聚县城军营统一cao练。 这是实打实的生存问题,容不得半点忽视。 但随着常山王刘暠答应自己出资为义军置办粮秣和军械,难点暂时得到了解决。 解决了温饱和军械问题,义军就可以腾出时间,一边cao练一边巡乡,对抗太行山的贼寇。 赵珺召集义军,让他们齐聚于乡中校场,拜见刘俭,刘暠,孙瑾等。 果如赵珺所言,义军士兵们的装备确实简陋,大多都是片甲不着,各式各样的武器都有,甚是还有人用的是木矛,不过也幸亏褚燕那边的贼寇大多军备不整,双方在装备上倒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黑。 刘暠和孙瑾也看不懂什么,只是一个劲的点头表示满意,同时还不忘出言赞赏真定县令和赵珺的功劳,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不过刘俭却很失望。 这些义军的状态和士气,并不似想象中的那么浑厚。 那些士卒的身体倒是壮实,不过可能是因为刘俭连续参加了漠北和黄巾两大战役,见惯了北军五营的将士和三河甲士的彪悍勇猛,故而这些乡里百姓组成的义军,让刘俭觉得没什么看头了。 赵珺随后当着一众人的面cao练义军,效果虽不及刘俭在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