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汉末的王不风光 (第1/5页)
黄忠暂时没有接县令之职,这事由刘俭和董卓共同上书,共言个中内情。 西北如今战乱以显,征伐黄巾的猛将不宜全部下放,还是留下一些精兵猛将向凉州转战才最为妥当。 一个行军司马的任留之事,对于朝廷而言,自然不算是什么大事,立时准奏。 随后,三位新任的冀州牧使,便各自前往上任去了。 刘俭身为西州牧使,他所能够管辖的地域,分别为常山国、安平国、巨鹿郡、赵郡诸地。 刘俭上任的地方,遂定在了安平国。 安平国相王明与安平王刘续皆在信都,刘俭为了不与国相王明治理有所冲突,便在安平境内的南宫临时驻扎,反正他这個冀州牧使也当不了多久,没有必要和本地官员起冲突。 但是未曾想到,刘俭刚刚在南宫县驻脚,安平国相王明就亲自从信都赶来了面见他。 如今河北各州刚刚遭受了黄巾的动乱,百废待兴,郡国之长为平定后续事宜,都是忙的焦头烂耳。 而这位安平国相还能抽时间专门来见刘俭,那除了有大事与他商议外,也就只有他非常尊敬刘俭,故而远道前来拜会这个理由了。 但很显然,对方并非因为仰慕刘俭而来,而是来与刘俭商议一件大事。 乃是关于安平王刘续的。 黄巾起义这段期间,大汉朝有两位诸侯王被黄巾军生擒活捉,一个是甘陵王刘忠,一个就是安平王刘续。 两个人都被关押在广宗,后在卢植与张角交手期间,朝廷方面以赎金将两位诸侯王都赎了回来,黄巾平定之后,刘宏下旨恢复了甘陵国和安平国,并为两国置了国相。 国相相当于一国之太守,其所拥有的权力与太守相同,一国军政财权皆在国相之手,而所谓的诸侯王,也只是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