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_第五百一十八章后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后续 (第3/4页)

其守其地,每年朝贡而已。

    我军即便能占住川南之地,但粮草军器等物资的运输,也能拖垮咱们裴家军,或早或晚,咱们的大军迟早要退回来。正因如此,我军应当先做好万全准备,才能进入川南山区。"

    “是啊!我所担心的也正是如此。“裴小二有些惆怅。其实在这个时代,这几乎算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对外征战,最难得从来不是把这块地方占下来,最难的反而是怎样将这块地方彻底守住。

    如果派出大军驻扎川南山区,选派流官,施行教化,乃至于迁徒百姓,稀释当地族群,或许能够一劳永逸将其变为汉地。历史上,比较成功的就是广东。

    只是,这种办法的缺点就是成本太高,且一旦中原局势不稳,不仅地方驻军会被地方豪强击垮,就连百姓也大多被无辜屠戮。对典型的就是如今的辽东地区。

    当初大明在辽东汉人足有数百万之众,到了如今,死的死,逃的逃,留下的也都易服装改冠,整个辽东差不多已经没有完全的汉人了。

    另一种方法就是,羁方式。选任当地亲近中原王朝的豪强,给予封号,赐予金印,服饰等,换取对方对中原王朝的臣服,供奉等。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省钱,不用什么花费,就能够统治大片疆土。虽然是名义上,但日后朝廷的实力够了,也可以慢慢改土归流。

    不过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册封的一个个土司,在自己的地盘中,就是一个个土皇帝。而且,他们内部之间往往也充满了尔虞我诈,彼此之间攻伐不断,抢夺土地,人口等。时间长了,或许冷不丁就会冒出一个庞然大物出来,将中原王朝吓一跳。

    比如万历年检的杨应龙就是此例。不过好在当时大明虽然衰败,但烂船还有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