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种田小扎_分卷阅读1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1 (第2/4页)

子站的品种到底是有些少了,林敬松只能买到最常见、或者说是农民经济效益最好的一两种,但实际上每种种子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特性。

    就拿粥店现在大火的西红柿蛋花汤的最重要原材料西红柿来讲,林敬松现在是搞明白,为什么自家西红柿这么受欢迎了。

    因为现在市面上的西红柿就是不好吃啊!

    林敬松还记得在自己小的时候,那时候的西红柿多好吃啊,捏起来软软的,稍微用力一点儿就能把皮给捏皱了,要是稍微不注意,薄薄的皮衣就要被划破。

    要是外皮一破,里面跟着就是多么丰盈的汁水啊,就像是洪水冲堤似的,拦都拦不住,只能张嘴去接,嘴里立马就是满满的酸甜,就好像是吃果酱一般浓厚的味道。

    仔细想想,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西红柿变成了“西坚强”,不论是怎么碰,甚至于不小心掉地上都没见一个坑洼,更别说储存期了,放在冰箱更保鲜半月之久,甚至还有过新闻,说是放在冰箱两三个月还是跟新鲜的一样。

    那名家庭妇女把事情捅到了电视台,但是记者调查发现,西红柿表面竟然并没有任何防腐剂,因为它原本就这么耐存放的!

    之前在羊城上班时,林敬松也没少做菜吃西红柿,还真是耐储,至少一周以后吃还是一个味道,完全没有一点儿腐烂的迹象。

    而吃起来口感则是一般,就好像被注水了似的,就好像是在就着生水吃西红柿,滋味查了老远。要是得做个味道稍微浓郁些的,就必使上西红柿酱才行。

    为什么导致童年的西红柿跟现在的西红柿味道相差天地?并不是记忆滤镜作怪,而是现在吃得西红柿还真就不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