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9 (第3/4页)
相信, 而国防科大的院士、教授们又都是见识过周诚真本事的, 他们觉得周诚‘身在曹营心在汉’, 虽说是国科大毕业的学生, 但和他们这边关系更好、更熟络,如果周诚能够把这个项目给拿下来,极大的可能还是在国防科大这边做。 两所顶尖高校的学术大牛都在力挺周诚, 硬是把周诚从一个子课题预备役给推到了项目级别。 上层划拨的经费一共开辟出五个专项来,周诚拿下了一个,这个专项下设置有六个课题,五个专题,分别用于攻克三十项不同的技术,多半都被国科大与国防科大的研究人员拿走了。 而国科大自己也拿到了一个项目, 国防科大同样如此,余下的两个专项被滨州工业大学与科学院拿下。 等这场会议散场后,所有参会人员回酒店修整了六个小时,然后便开始在立项申报系统中填报各类信息,忙活完之后,各个专项的项目长还需要和整个项目的研究人员开会,负责各类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完成节点的划分。 周诚带领的专项团队比较年轻,他第一时间就将‘唯论文’变成了‘唯报告’。 “我们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高度涉密的,不能发表出来,只能以报告的形式提交。但请大家放心,相应地补助与奖励都会照常发放。在这项技术过了保密期之后,我们才会见论文发表出去。” “想来大家也清楚,看当下的形式,做出成果来远比发多少篇论文更实在。如果任务完不成,那就算发表几百篇文章,也无济于事。如果任务完成了,那就算一篇论文都没发,也是功臣。拿一个国家层面的奖项,远比发表几篇论文更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