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父_第二章 公开化讨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公开化讨论 (第3/4页)

文化中心成为了共青团内部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而共青团内部也由于高层的鼓励而开始出现了更多投身商业的精英,而这些都是后话了。

    由于有了商业制度上的保证,所以谢廖沙第一步就是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大城市的各个区一级的团委中开办了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分店。霍多尔科夫斯基很快就从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申请了一笔新的投资去开拓他手下的第二家从事不同业务的企业,而别列佐夫斯基的则投身于汽车零部件买卖的行业之中。

    在苏联这种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市场内,作为先行者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和别列佐夫斯基自然是顺风顺水,谢廖沙不是那种见不得被人发财人,他现在还有些看不上这些小的生意,而且他的心思也没放在这一方面。谢廖沙现在在考虑如何在《广场协议》签署之前,暂时性的借用一下外贸银行的庞大外汇储备,用于掏空日本的计划。

    外贸银行的账目现在已经谢廖沙所信任的会计团队点算清楚了,这家银行现在所拥有的外汇储备有一万多亿美元,有了这笔钱,谢廖沙就不用去抵押全部身家通过杠杆的方式获取天量的资金了,不过谢廖沙可没有胆量动用全部的外汇储备去实施这次的行动,他打算先动用大概一千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前期的部署。这样的话就有一个问题摆在谢廖沙的面前,那就是如何把这一千亿资金从苏联国内运送到国外的银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