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4 (第3/4页)
失踪,据说都是被狐仙掳走的。” “是,是!下官这就去办!”袁让点头如捣蒜,似是慌了神,完全没有了主意。 倒是一直静立在一旁垂首聆听的师爷,突然出声道:“两位大人,今日午时,闻香教主会出现在汾水中央的闻香岛,登高台作法祈雨。” “作法祈雨?他还有这等能耐?”顾怀清冷笑道。 相比于袁让的惊慌失措,这位来自绍兴的师爷表现得镇定许多。 一般来说,只有屡试不第、仕途无望的读书人,才会屈身来衙门为吏。 官和吏,虽只有一字之差,待遇和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大部分胥吏,不过是在衙门当差,勉强糊口而已,不过,也有少数能够深得上官信赖,混得极好的。 为官之人都是擅长读书的人,否则也不可能在科举中出头,但对于人情世故却未必精通,而师爷则是八面玲珑,精于世故,弥补了这份缺陷,在官员身边为他们出谋划策,充当智囊的角色。 绍兴多出师爷,这位虞师爷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平日里深得袁知府的信任。 面对顾怀清的质问,虞师爷不慌不忙的答道:“回禀大人,汾州已有一个多月未下一滴雨,田间稻谷即将干枯,若再无降雨,到秋收时恐怕会颗粒无收,农民无不心急如焚,便是袁大人也忧虑得夜不能寐。” 顾怀清狐疑的看了一眼袁知府,实在难以相信夜不能寐的人还能胖成这副模样,不过他也不便当面戳破,问道:“所以你们便让那什么闻香教主来作法?莫非他以前曾经祈雨成功过?” 虞师爷点头道:“两年前也是遭遇旱灾,闻香教主便主动请缨,在汾水边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