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十) (第11/11页)

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组合。既然是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系统,而在所举例的属西周早期之前出现在不同器物上的“六联体”符号里却有第三种符号的出现,这是为何(后面还会讲述到这个问题)?这就涉及到“六十四画符号”(即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的起源与早期不同地域里误传误写问题。那些偶然出现的个别误写“符号”,并不影响那是一套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的传承,从早期上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出现那么大的刻写变化,岂能说不是那一套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吗?《周易》一书所用的那套符号,正是传承了早在商代就已出现的那套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

    总之,《周易》里所用那套“符号”,从考古上已知早在商代已经出现。也从考古发掘器物上出现的六联体符号已知在商朝至西周前期,所组成这种“六联体”符号里的两个基础符号写法,基本是是“十”与“∧”。如"十十∧十∧十"的上下排列组合。

    西周中期至西汉前期,这一时期里所组成的“六联体”符号里的两个基础符号写法则是“—”与“八”。如“一八八一八一”的上下排列组合。

    汉朝至今天,所组成的“六联体”符号里的两个基础符号写法是“—”与“一一”。

    《周易》一书里所用的那套符号,在历史上虽组合没有变化,均是"六联体"符号组合。但"六联体"符号组合里的两个基础符号刻写,则是个不断演变过程。

    接下来我们看《周易》一书所用那套符号之前,是个什么性质用途。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