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易学评论》(八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易学评论》(八十一) (第13/13页)

之禴祭,实受其福。濡其首,厉。”

    (译文)

    “六十三、渡河已经成功,亨通;小心谨慎行事有利,坚守正道,谨防开始成功而到后来出现变故现象的发生。

    拉着车子过河,浸湿了车尾,没有害咎。妇女丢失了头饰,不要寻找,过一段时间就会得到。高宗率兵讨伐西北的鬼方,经过三年征战获得胜利,而没有身份的人不被使用。华丽的丝帛绸衣,终会变成破衣败絮,终日要小心戒备。东临殷纣杀牛举行盛大的祭祀,而不如西邻文王的薄祭,使百姓更能得到福祉。过河浸湿到头顶,就有了危险。

    第六十四篇《未济》原文与今译

    (原文)

    “()未济、亨。

    小狐讫济,儒其尾,无攸利。儒其尾,吝。曳其轮,贞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译文)

    “六十四、事情尚未成功,(再接再励)亨通。

    小狐狸将要渡河时,水湿了尾巴,看来渡河有所不利。(小狐狸)过河湿了尾巴,看来过河有了困难。牵引着车轮,车子就正确的行驶向前。过河没有成功,强渡面临着凶险。若有利于完成大事业,应坚守正道,才能成功吉祥,悔恨消失。(高宗)以雷霆之势征讨鬼方之国,经过三年的征讨,归属封赏为一个诸侯大国。坚守正道,前途吉祥,没有悔恨。君子的光耀,在于有了爱,前途光明吉祥。有了爱,也就有了主宾的礼仪规矩,没有害咎;反之,如同过河侵湿到头顶,正是丧失了爱,才导致这种灭顶之灾的发生。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