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下第一哲学》(五十九) (第3/8页)
恩德于民。 “涣其群,元吉。” “群”:众。本句是讲:为政要像流水滋润万物那样去恩泽与民众,就非常吉祥。 “涣有丘,匪夷所思。” “丘”:土山,山丘。本句是指实行恩泽于民的政治,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就。 “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汗”:出汗。“号":号令,命令。“居”:处于地位。“涣汗其大号”:是用汗水一出难回来比喻君王实行为民之政,而推行政令就像汗出无回的那样去执行。 本段意思是“(为政)像流水滋润万物那样,而号令就如汗出那样而行。也正是如流水滋润万物那样,才是君王居于其位的根本,没有咎害。” “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血”:血泪,流血。“逖(ti)”:远。“出”:出现。显露。“去”:离开,去掉。 本句是说:“(为政)如流水滋润万物那样,既能消弭流血战争的发生,又能将这种美德彰显于远方,没有什么害处。” 本篇宣扬的一种王政,即王道思想,犹如后儒倡导的仁政思想,是恩泽于民的治国思想。让君王学流水滋润万物那样去恩泽民众,既能避免流血战争,又能把这种美德布于远方。这是作者的民本思想,《周易》作者已构建起儒学的思想体系(即“王”学政治思想体系)。《周易》既是儒学之根,又是中国政治哲学之源。 我们再看看南宋朱熹对《涣》卦的注释(见《周易本义》)。 “坎下,巽上。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涣,呼乱反。 涣,散也。为卦下坎上巽,风行水上,离披解散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