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天下第一哲学》(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天下第一哲学》(十一) (第6/6页)

封建社会时期里的阴阳五行,八卦太极成为中国人认识这个世界的方*论。中国人的思维也从此陷入到阴阳八卦太极循环无端的怪圈里。这正是专制社会里需要的诡辩,而扼杀了辩证。

    《周易》里论述的事理是符合逻辑的,是理性的思维。本篇里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小往大来”。体现了逻辑关系,说明小往大来正是诸多因中之果。不同于后封建社会(帝制时期)里所认为的冥冥之中的注定,或循环式里的必定盛极必衰,衰极必盛的认识观。后封建社会里的“泰极否来”观,正是从天道观中比类联想到社会中,同样也就认为王朝的更替是正常的一种循环,包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都是循环论的认识观。由此也就不再从根本上去思考,探讨国家长治久安的一种政治体制,也就不可能产生出民主制度来。若不是西学东进,孙中山推翻帝制,也许中国已然是皇帝的天下,依然是循环式的认识着这个世界,百姓依然是帝王家天下里的奴隶。

    总之,《周易》里的“泰”与“否”是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讲述事物的转变因素,而不是“泰极否来”如环无端的庸俗循环论。

    《大象传》通过《泰》而阐发出:“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大象》作者却从《泰》符号取象引申出:天地之道和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的道理来。这与《周易·泰》文论述的事情却是个风马牛不相及。因《泰》文里既无天字,也无地字,更不涉及天地道理。故用《周易》一书后衍生的八卦符号取象来阐述《周易》无疑是错误的,因《周易》一书里所用的那套符号只是排序而已,《周易》一书里没有取象一说。即《周易》并不是以八卦符号取象写出的六十四篇文章。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