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猛将_六百二十八 议立太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百二十八 议立太子 (第1/5页)

    紫微殿上众文武一起举杯为天子接风洗尘,觥筹交错,美人歌舞,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左丞相荀彧起身禀奏:“陛下,你常年四处征战,可太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而现在随着吴王千岁日渐成长,臣认为是时候确立储君了。”

    听了荀彧的话,刘辩微微颔首。

    之前一直拖着未册立太子,一来因为诸子年幼,还没有哪个大臣强烈要求册立储君。二来因为刘辩还想扩大一下遴选范围,毕竟前些年只有长子刘齐、次子刘恪,以及三子刘裕作为候选。而随着武如意生下渤海王刘治,冯蘅生下二胎河涧王刘泽之后,刘辩的儿子已经达到了五个。

    五个儿子之中,除刘治与刘泽年幼尚未检测之外,吴王刘齐的四维比较平均,分别为——武力82,统率86,智力89,政治93。放在全史之中,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单独摘出来放在一个时代也算是非常全面的继承人,综合能力不在孙权、曹丕之下,或许开疆能力不足,但保持国家稳定发展却是绰绰有余。

    “唉……继承人的能力不够出类拔萃,朕有些不甘心呢!”刘辩举起杯中的酒轻轻抿了一口,在心里暗自叹息。

    直到荀彧提及立嗣之事,刘辩才发现自己心中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其实还暗藏着一个心结,就是自己对于刘齐的能力不太满意,所以册立太子的大事一直悬而未决。

    除了长子刘齐之外,次子北海王刘恪的各项能力为——武力68。统率78,智力95。政治84。智力非常优秀,若是担任谋士。基本上算是全史一流水准,可政治能力太差,怕是连一州刺史都担任不了,顶多是太守之才。

    这样的数据结合在一个潜在的王位继承人身上,十有八九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