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一一四章 兵工厂和印刷作坊(下) (第2/5页)
为颜料的水溶性墨水。在木制的雕版上能够表现的很好,但是在金属活字上很容易变成墨水珠子。而且也不能象雕版印刷一样通过简单的压印就能完成转印。拓印也是个很缓慢的过程,为了保证能够有效的印刷,还必须使用吸水性强的纸张,结果就是纸张的背面也会有墨迹,无法做到双面印刷,无形中又提高了印刷的成本。都不如木活字。 当然木活字也有它的弱点:如果用木活字印书,大约印了200部左右,字模的字划就因为吸收烟墨中的水分,胀大模糊。但总的来看,木活字的弱点却比泥活字和金属活字要少得多。因此一直到清代,中国的活字印刷还是木刻活字。但即使是木活字,不管是在明代,还是在清代,终都没有超过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最终退出中国印刷行业,得等到清朝灭亡的前夕。 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古代沒有使用油墨。而在十五世纪中期,德国人约翰内斯?古登堡创造了以铅锑锡合金字模和油墨为原材料的西方活字印刷术,才使欧州在印刷技术上一举超过了中国。 由于当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前期,古登堡的印刷术出现,使得印刷品的成本大为下降,而速度却提高了许多,从而也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后世有不少学者都认为,欧州能在十六、十七世际取得飞速的发展,缩短与中国的差距,甚至在十八、十九世际全面超过中国。古登堡印刷术的出现,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虽然现在离古登堡的时代以经过去了二百年,但古登堡印刷术却依然还没有过时,而且在技术上也没有什么难度,其实中国的印刷技术以经很成熟了,只要弄出铅锑锡合金字模和油墨,即使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