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第2/3页)
刘武当即抱拳道:“父皇封我为梁王时嘱咐我要同朝廷守望相助,这些我都记在心里的。兄长一句话,我梁国的兵就是朝廷的兵。咱们一家人不分彼此。”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说了良久,刘启脸上终于露出一个笑脸,“现如今你也成婚了,早些有孩子我也好册封世子。” 刘武摸了摸下巴笑得像刚出升的太阳,他抬起酒杯朝刘启说道:“阿兄,喝酒喝酒。” 等刘武走后,刘启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然后问身边伺候的春陀,“太傅何在?请他过来一趟。” 不一会晁错便从外头进来,向刘启行礼请安。先前晁错作为太子太傅陪伴在刘启左右,现在已经升职成了御史大夫。不过刘启面对他时还是习惯性的称之为太傅。 “梁王忠心于我,太傅可放心了。”刘启命人给他赐座,但随即又皱紧了眉头,“只是削藩一事必生战乱,若是此时匈奴也掺和一脚,那朝廷岂不是要腹背受敌。” “臣有一策可暂时稳定匈奴。”晁错拱手道:“匈奴地处贫瘠,南下侵扰边境所谓无非粮食财物。若是朝廷能在边境之地与他们进行贸易往来,必能安抚匈奴。” “朝廷各地的粮仓可还富余?”刘启沉吟片刻后开口询问。 晁错道:“若是诸侯反叛,朝廷和梁国的粮草所需非小。” “朕清楚了。”刘启闻言叹了一口气道:“明日太傅随我去细柳营巡视一番。” “臣遵旨。”晁错拱手回答。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太阳就西斜了。刘启站在殿前注视着那一轮缓缓下落的明日久久不曾动弹。 这么些年来,朝廷、匈奴,以及各路诸侯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是先攘外还是先安内,这两年他一直拿不定主意。但是在晁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