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_第62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8章 (第2/3页)

有贤者说,读书人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读书人第一重境界,能思、善思,心有高楼,志在天下。

    第二重境界,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为有所成就者。

    而第三重境界的人,豁然开朗,悟得至理,自成体系,为集大成者。”

    王霖用三重境界、且以诗词比喻来归纳读书人,这种说法不仅新鲜,还颇有经义至理,引人反思。

    场上鸦雀无声,一干人听得津津有味,更多人在低头沉思。

    王霖悠悠又道:“吾辈读圣贤书者,无论学问高低,出身为何,寒窗苦读,便是为证悟圣贤之道,天地至理,抵达第三重境界!

    何谓圣贤之道?吾以为,简而言之,无非心怀正气,精忠报国尔!”

    “相州通判黄岐善,面对金人屠刀,凛然不惧,率百余人突围而出,又于乡野之中,以读书人羸弱之身,率我乡民义士与金人死战,九死一生,直至断臂而不悔!”

    “吾曾在临漳铜雀台上,写歌以赠黄公。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台下读书士子听闻,低低吟诵,泪流满面者不计其数。

    王霖见现场情绪差不多了,便立即振臂高呼道:“诸君,司马公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圣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可吾却以为,凡我辈读书人,值此国难当头,当投笔从戎,奔赴国难,视死如归!生又何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