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_第74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4章 (第1/3页)

    且在史上,改朝换代时多半都是要血流成河的。

    一如李纲心中预判,王霖是一个能容天下人的千古明君。

    王霖笑笑,话音一转道:“不过,鉴于赵佶昏聩无能,于国有重罪,国公可封,却不宜以宋为号,还是改封昏德公,也不必千里迢迢迁移洛阳,照旧留京安置,还居延福宫吧。”

    众臣大惊。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王霖居然主张赵佶留皇宫安置,这是否意味着王霖不肯入主这座深宫?这怎么成?

    众臣心念电闪,王霖很快就给出了一个合情合理又让他们激动万分的解释——

    “诸位,如今国运艰难,国库空虚,一切当以军备抗金为主。迁移赵宋皇族宗室数百人去洛阳开府,靡费众多,孤以为不妥。

    就地安置,减轻规制,也算是为朝廷节省开支。

    至于孤,登基大典后仍居王府便是,诸位不必再说,孤这么做也是为了给朝廷减轻负担,一切,等四海宁定后再说吧。

    宫中太监、宫女、执事等酌情减半发放民间,后宫宫殿园林能封闭的暂时封闭,以降低靡费。”

    王霖是断然不会住进这座冰冷无情的深宫的。

    安全的考虑是第一位的。

    待日后取得燕云之地后,他会定都燕京,开封这座皇宫,就留给赵佶和赵宋宗室。

    议定了对于赵佶和赵宋宗室的安置方略,接下来的事就由李纲这些人来具体落实。

    但随后王霖又提出了一个震动大殿的主张:册封前太子赵构为河南郡王。

    赵佶封国公,其子却封郡王。

    李纲皱了皱眉,却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只张浚犹豫一会,忍不住出班准备进言,但他还未开口,就听王霖淡然道:“赵构在我坐镇河北期间,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