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7章 釉里红 (第3/4页)
上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在高温中烧制使其呈现出娇妍而沉着的红色。 釉里红的烧造始于元代,兴于明初,成熟于永宣,精于清初。 这种以铜为着色剂的色釉在烧造中十分困难,早期多数都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导致存世佳品可谓凤毛麟角,因而釉里红也成为了瓷器中的贵族。 陆飞请出来的这尊瓷器可就太牛逼了。 不但是釉里红,还是青花釉里红,更牛逼的还是镂雕胚胎,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工艺,简直就是奇迹。 这是一尊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通高四十公分,口径十六公分,足径将近二十公分。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 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 罐盖顶堆塑坐狮钮,通体青花釉里红纹饰。 罐盖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各一周。 罐身近口沿处绘青花缠枝花纹、卷草纹各一周。 肩部绘下垂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绘青花水波纹托白莲,云头纹之间绘折枝牡丹纹。 腹部四面堆塑双菱形串珠开光,开光内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园景,以釉里红绘山石、花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 腹下部饰青花折枝莲花,与肩部云头纹相对应。 近底处绘卷草纹及变形莲瓣纹,莲瓣纹内绘倒垂宝相花纹。 罐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 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 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模印、贴等多种技法,整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