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7章 答疑解惑,以医术服人,理论也经得起考验 (第2/4页)
的时候了。 沈之微不疾不徐道,“中医治病,大部分不是哪里疼就治哪里的方法,特别是针灸治疗,有奇效的是循经治病。” “举个通俗的例子,从西医学角度看脾和胃这两个器官相邻,但要是胃出了问题,只想着怎么治胃,没想过可能是脾影响的。” “是吧?” 项林和其他教授都点头应是。 心里都琢磨着,这脾怎么影响到胃了? 沈之微接着说:“虽然中医不同于西医科解剖学,但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早已经熟悉,两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五脏六腑的理论体系,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肝胆、脾胃都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中医治病的时候,把五脏六腑看成一个整体的运作器官,如果一个器官出问题,一定和其他器官有关。” “每个器官之间除了可以看得见的隔膜、血管相连还有看不见的经络联通,我们针灸治病就是疏通淤堵经络,让五脏六腑正常运转。” 闻言,这些西医教授们对华夏中医学莫名有了股崇拜。 他们没读过黄帝内经,如今才从沈之微这里得知,两千年前华夏医学已经有了对内脏器官的理论研究。 曾经,他们以为中医看病的望闻问切是一门玄学,深奥难懂,能治病起效不过是因为某些草药的药性起了疗效。 而今天沈之微可没有用中药治病就能取得疗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