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刘盈:是闽越国,但是是三国演义 (第3/5页)
的拥趸,尤其是他前段时间从刘盈的弘文馆,也就是修撰《大汉百科全书》的地方得了一本据说是上古先贤写的《茶经》,更是爱不释手,花了好大的代价去让人搜集其中提到的茶叶品种和泡茶的器具…… “去岁一年的税赋中,其中各地榷场收取的茶税有四千多万钱,若是算上国内售卖茶叶时收取的商税,二者相加只怕接近亿钱!” 刘盈竖起两根手指接着说道:“闽越之茶,占比两成左右,这还是很多地方种植的茶树尚处于幼苗阶段,不太适宜采摘,若是再有个三五年,至少可占比一半!” 嗯,茶叶税是在唐朝年间才有的一种税收,相继设立‘盐茶道’、‘盐铁使’等官职专门负责,到唐宣宗时期‘天下税茶,增倍贞元’,茶税年收入达八十万贯! 要知道茶税可是现钱,唐朝征税的时候主要还是实物,比如粮食,布匹。 在大唐最鼎盛的天宝年间,比如天宝三年,全年的赋税为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余万屯,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缗和贯指的都是穿钱绳,一般一千枚铜钱为一贯或一缗。 所以茶税八十万贯,是一个足以和盐、铁等税并列的主要性税种! 至于刘盈让人在闽越国教当地的越人种茶,主要是看中了那里的越人处于赤贫阶段,虽然因为贫穷而显得很凶残,为了一口吃喝甚至拔刀相向,不惜玩命。 但越人的贫穷对于刘盈来说却是极好的,毕竟穷人不掌握劳动力的议价权,可以用远比中原更廉价的工钱雇佣他们干活。 嗯,甚至不需要发钱,只需要给他们一点点刚够吃饱的粮食,勉强遮体的布匹都能让他们感恩戴德,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因此刘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