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下第一哲学》(四十六) (第5/8页)
事柔弱之君,未有不为矫饰者也。禴,祭之简质者也。云孚乃,谓既孚乃宜不用文饰,专以其诚感通於上也,如是则得无咎。以刚强之臣,而事柔弱之君,又当升之时,非诚意相交,其能免於咎乎? 《本义》:义见萃卦。 ○建安丘氏曰:二与五为正应,九二为《巽》木刚直之《乾》,六五在《坤》地之中,而能生木者也。二五相而相孚,犹用薄祭,亦可荐之於神明矣。 ○临川吴氏曰:二刚中而应五,然五柔未易速孚,故必待既孚於五,而后乃利用禴也。禴者,宗廟之礼,薄於常时者。然诚孚於上,而后用禴,則上不疑其简,故无咎。 ○中溪張氏曰:萃六二以中虚为孚,而与九五应。升九二以中实为孚,而与六五应。二爻虚实虽殊,其孚则一也。孚则虽用禴而亦利,故二爻皆曰孚乃利用禴。彖言刚中而应,指此爻也。 ○云峰胡氏曰:萃与升相反,萃之二曰孚乃利用禴,则宜如《损》六二十朋之龟,言之於反卦六五可也。今皆在下卦中爻言之,何哉?萃六二求萃於上,升九二求升乎上,故其义同。萃六二以柔而应九五之刚,升九二以刚而应六五之柔,其以至诚感应則一也。故爻辞同,而彖传刚中而应之辞亦同。 ○李氏元量曰:萃之二柔也,则疑於进之易,故引吉无咎,而后孚乃利用禴。升之二刚也,刚则能审义以进,故即其才孚乃利用禴而无咎也。 【原文】 九三:升虛邑。 《传》:三以阳刚之才,正而且《巽》,上皆順之,復有援应。以是而升,如入无人之邑,孰御哉? 《本义》:阳实阴虚,而《坤》有国邑之象。九三以阳刚当升时,而进临於《坤》,故其象占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