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天下第一哲学》(六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下第一哲学》(六十) (第3/7页)

  本篇是围绕着节制这一问题而论,即为君子讲述了节制的原则。本篇所讲的节制,应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节俭;二是克制。生活行为上不但节俭,而且还要克制自己的行为不能越轨。本篇是辩证地论述节制问题,既反对不能节制的行为,也同样反对过分的去节制,这都是有害的。总之,本篇已然是为君子讲述的如何去“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的政治道理。

    我们看一看唐朝孔颖达等奉旨撰写的《周易正义》里对《节》卦的注释。

    “兑下坎上。

    节:亨,苦节不可贞。

    [疏]正义曰:“节”,卦名也。《彖》曰:“节以制度。”《杂卦》云:“节,止也。”然则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故曰“节,亨”。节须得中,为节过苦,伤于刻薄,物所不堪,不可复正,故曰“苦节不可贞”也。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坎阳而兑阴也。阳上而阴下,刚柔分也。刚柔分而不乱,刚得中而为制主,节之义也。节之大者,莫若刚柔分,男女别也。

    [疏]正义曰:此就上下二体居二、五刚中,释所以为节得亨之义也。坎刚居上,兑柔处下,是刚柔分也。刚柔分,男女别,节之大义也。二、五以刚居中,为制之主,所以得节,节不违中,所以得亨,故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也。

    “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为节过苦,则物所不能堪也。物不能堪,则不可复正也。

    [疏]正义曰:为节过苦,不可为正。若以苦节为正,则其道困穷,故曰“苦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