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易学评论》(二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学评论》(二十五) (第5/12页)

正是后封建时期不能有理性著作的出现,也不能把一部《周易》说清楚的时代所决定了。后封建社会里不需要理性,故才有后封建时期里的“易学”与《系辞》文一脉相承。也与先秦《易学》不相同的发展,才有了象数易(占验筮术与天学神秘思想)、图式易的产生。越神秘,越玄虚,正是帝国专制文化的需要。正是《系辞》开创了对《周易》一书亦理亦筮的理论化,才成为整个后封建社会里"易学"文化的活水源头。

    把今本《周易》说有占筮功用,这正是汉帝国时期的腔调。因秦帝国把《周易》看成是筮卜之书,不被禁焚之列,西汉初传者不绝。《汉书·艺文志》里说:“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书,传者不绝”。《汉书·儒林传》里说:“及秦禁学,《易》为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爱者不绝也。”

    《汉书》里说秦时《易》为筮卜之书,才传者不绝。汉兴时,有多家传授者,当然汉兴多家传授者是继秦认为的筮卜之书的今本《周易》一书。所以这筮卜之书的观念,不会不使《系辞》作者们受到影响。秦帝国里把《周易》定为筮卜之书,而汉兴时也没见为秦帝国定性为筮卜之书的《周易》给于翻案的什么说法来,还是有哪一位大家出来理论秦帝国把《周易》定性为筮卜之书是错误的,应于纠正。虽然到西汉中期,汉统治者把《周易》与《易传》列为经首,上升为帝国思想领域上的统治地位,说明汉统治者是认可今本《周易》有卜筮之功用,故汉象数易学发展迅猛。

    “象数易”是春秋后期“八卦筮术”的发展,故西汉时定型的《系辞》而添进去了“大衍之数”,是为卜筮卦学彰显之目的。自此以后至到今天,人们把《周易》与“八卦”混合在一起不分清红皂白的来议论,也就有了今天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