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易学评论》(三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学评论》(三十七) (第5/9页)

》十六卷,《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亦有著录。今存焦氏著作有《易林》。

    孟喜的徒弟焦延寿。焦延寿的卦气说,是在孟喜的卦气说基础上又发明六十四变占说和六十四卦直日说。

    焦延寿发明的变占法,引进值日的概念目的是进行占验。其方法是,先确定占卜当天直日之卦的名称。

    按焦延寿师傅孟喜六日七分说,除了四正卦之外,余下的六十卦平均分布到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日。每月分配五卦,每卦管六日七分。就是每一卦主事时间为六日七分。焦延寿称这种情况就是直日。焦延寿认为,值日之卦和值日之时的天象人事一致。因此,该日占卜所得的卦象,都代表着每一直日之卦的变化趋势,从而各卦都蕴示着物象情况和吉凶悔吝的情况,从而认为可洞察天机时运了。

    把值日用于占筮架构中,最早正式出现在孟喜的卦气说中,而应用还是在他的弟子,焦延寿和京房。孟喜、焦延寿和京房的"易学"是一脉相承。无论孟喜与焦延寿的“卦气”诸说,实质上就是阴阳象数占筮之说,只是与今本《周易》里所用那套卦符号相结合的产物,严格地说均不是《周易》的学术。

    而旧题西汉焦延寿撰《易林》,被清学者认为《易林》一书多引昭、宣后事,疑为东汉后人托名所作。《易林》也是仿今本《周易》的形式。即用今本《周易》里的六十四卦符号,又用《周易》里的六十四名称,又用每一名称演六十四名称,共演出四千零九十六篇内容。每一名称下,附韵文辞句。

    传统上也认为《易林》是用来占验吉凶(算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